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57章白衣天使(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鱼形村新四军一支队二团袭击日军鬼冢大队后,日军西进的部队全部离开了皖南,进入赣北和皖西南了。

7月下旬,新四军一支队奉命东进,二团于八月初旬进到新四军军部驻地安徽岩寺地区。

其实,此地他们在二月份就来过。那是他们从江西出发东进抗日,就是在岩寺地区集中点验的。

武汉会战爆发后,为了侧应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一支队又奉命南下皖南,在那里与日本鬼子展开较量。

现在武汉会战已打了几个月了,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双方均损失严重。

这次,二团三营到达岩寺后,团首长交给林凯之一个任务,派一个连去皖赣交界的磨岭接回柯黑姑和江竹林的医疗队。

二团首长透露:军部要建立后方总医院,要把原在各地的卫生队集中起来,作为总医院的基本单位。

林凯之接受任务后,就找易云珍商量,这接人的事,该派哪个连去合适。

易云珍说:“这次一、二、三连都参加了战斗,又走了很远的路,需要休整。我看就让我带特务连去吧!”

林凯之同意了。因为卫生队是易云珍的妻子柯黑姑带队,她手里有一个武装班,易云珍去好接头,他放心。

二月从湖南平江出发,卫生队和三营是第一批东进的。他们按指令先到皖浙赣交界的瑤里集中整编,将原来隶属一团改为二团,一营改为三营,并且增加了一个特务连。

从瑶里出发开赴皖南前线,卫生队被安排在后面。武汉会战开始后,柯黑姑江竹林的卫生队就被安排在皖赣交界的磨岭待命。

磨岭在长江边上,是个很古老的村子。据村中老人介绍,宋代中期,有磨姓一支族人来此聚居,取名“磨岭”。磨岭毗邻江边。

后有高姓入住,更名“磨高岭”,后因觉得此名会被人误叫做“磨糕岭”,遂改回为“磨岭”。

直至明神宗万历三年(1574年)夏季大汛,连续数十日,不分昼夜狂风暴雨,江水倒灌,磨水河决堤,农田淹没,周围一片泽国。。“磨岭”内家有农船的人家,移居高处才得以幸存,逃过一劫。

当时村内有一磨姓小伙,父早丧,与母相依为命,虽清贫却勤快,爱上了同村高姓姑娘。该女虽目不识丁,但通情达理,心灵手巧,善于手工。

相传苏北里下河一带手工编织蒲包、蒲片、蒲扇、柴席、柴積等,其编织法就是该女钻研编织首创而来的。

磨姓小伙婚后不久从军,高氏独自料理家务,侍奉其母。适逢天灾,别人家有船尚可幸存,看着狂风大雨,河水满溢,婆媳两人无生存希望,心底善良的媳妇死也不肯抛下婆婆而自己逃生。

婆婆劝儿媳不要管她,我有一把年纪了,你还年轻,快去逃命,等我儿子回来,好好活着,为磨家传宗接代。

正在婆媳两人万般无奈时,也许是善举孝心感动上苍。

此时,不知谁家准备建房用的木头飘来了一根,媳妇一见,拼命将木头拖到婆婆身边,撕开破被面子,将婆婆绑于木头上,她一手抱着婆婆,一手拼命划水,终于划到高地。

此时潮水开始回落,高地之人得以幸存。

后来,村里的幸存者都认为是这位好媳妇的善举感动上天,终止了灾祸。于是便把原来的“磨高岭”,改成了保全大家性命的“落潮岭”。

如今的落潮村有一个占地面积150平方米,附属面积约250平方米的古建筑。它就是建于1575年的河神庙。

但是这个河神庙曾经是皖浙赣苏维埃的后方医院。

据资料记载,1936年4月,皖浙赣省委驻地就在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村,原为农户张志周家,1924年建,长11米,宽9米,占地面积99平方米,共3层,整个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

1936年4月,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后,省委机关即在此房办公。屋内有暸望台2处,二楼为省委书记关英等人住处,三楼为省委小印刷厂。

以石屋坑村为中心,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当地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给予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

在附近的葛藤坞、野猪塘、螺丝宕、平鼻岭、磨岭等密林中,至今还存留当年农民团和赤卫队建立的秘密棚、红军医院和红军开挖的战壕。

与旧址相隔50米处的红军屋,是当年红军开会、休息和训练的地方。磨岭与旧址约十五里,便是当时的红军医院所在地。

瑶里整编后,陈毅司令员将湘赣边的卫生队(有完整卫生队的只有湘赣边,或者换句话说只湘赣边独立第四大队)移至磨岭。

小曹村战斗刚结束,新四军二团就將范中骏等送到了磨岭柯黑姑的卫生队。后来在鱼形村的战斗中负伤的伤员也送到了磨岭。

根据战地救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柯黑姑奉命迅即在落潮村建立了医疗所,所长由佟竹林同志担任,自己担任指导员。

这是新四军建立的第一所医疗单位,范中骏等伤病员都在这里伤愈归队的。

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医疗所的卫生人员不畏艰难,经受考验,逐步适应在野地的防治救伤工作,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抢救了十几二十名伤病员。

龙其是在小曹村的战斗中身负重伤的范中骏等一批伤员,救治中仅有一人在转运过程中牺牲,其余20多名伤病员都经抢救治疗后重返前线。

虽然磨岭卫生所存在的时间不长,但磨岭地方党政组织和当地人民为运送、转移、安置、保护伤病员,甘冒生命危险,挖蕻筑路,提供器材和各种便利,使没有多少武装保护的卫生所得以生存下来。

据当地老人说,范中骏负了很重的伤,当时日本军队到处都是,范还是经水路送至落潮村的后方卫生所医治的,佟竹林所长亲自做的手术。

1938年10月武汉战役落下帷幕,易云珍保护着柯黑姑卫生队到了岩寺。

1938年4月中旬,军部在皖南岩寺组织部队集中点验,病号渐多,即利用祠堂办了有门诊部的休养所。

当时条件虽差,但医疗制度严格,各种诊疗也全,既为新四军又为民众看病,还为过路的国民党军队诊疗,影响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