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9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大福晋是欲哭无泪, 不知不觉间四个女儿都已经长大了,特别是大女儿长得婷婷玉立,也到了该嫁人的时候, 可偏偏事情没有任何征兆的就发生了。

老大两口子夫妻关系好,老大对这四个女儿非常疼爱。收到圣旨之后,忍不住都要进宫问问皇上为什么这么着急给他姑娘订了一个婆家。

这个消息也很快在后宫里传开了。对于别的娘娘们来说, 这消息不算什么,宫里面对于这种事儿司空见惯了。

可板子打到自己身上了才觉得疼, 惠妃下午跑到永和宫挤兑了良嫔, 晚上就收到了这样的噩耗。

她这一会儿也坐不住了,赶快在宫里面找关系。太后那里不敢去, 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来田蜜这里打听打听, 可是晚上皇上就在承乾宫,她不敢跑到承乾宫去问个究竟。

她身边的宫女太监都劝她别那么着急,女孩子家总是免不了要嫁人的, 皇上的亲孙女儿嫁到草原上没人敢委屈了。

可是草原上的公主郡主那么多, 皇上的亲女儿都在草原上啃沙子呢, 皇上的姑姑们如今还有人健在呢。如果论辈分,皇上的孙女儿真的没什么优势。

老大确实是疼爱孩子,也确实是在第二天白天跑到宫里找老爷子商量着能不能撤销圣旨, 但是康熙绝对不给他这个面子, 二话没说把人赶出去了,惠妃这下更不敢替孙女出头。

这让昔日的王贵人如今的王嫔忍不住感慨了一声,“果然是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他曾饶过谁。”

当初她刚进宫的那阵子就见到宜妃为了六格格的事情急得上火,而荣妃和惠妃当时隔岸观火, 有的时候还落井下石。

其嘴脸自己到现在还记得,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根本等不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过了十年,就得来了现世报。

考虑到当初把自己送进宫来的李家如今已经烟消云散了,她更是觉得唏嘘不已。

这两天因为生下小儿子而飘起来的心也瞬间从天上落到地下,再也不敢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

出门之后碰见其他人表现的恭恭敬敬,嫔位的娘娘们,良嫔和王嫔两个人是最特殊的,当然两个人的地位也是最低的,一个是辛者库出身,一个是汉女。

良嫔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如今已经成了是气候,小儿子眼看也要出府,可是每次宫妃们聚在一起,良嫔总是坐在最后,人前也不敢冒头,见谁都恭敬。

当时王嫔还觉得这个人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当娘的在宫里面太窝囊了,儿子们也跟着脸上无光,可如今才知到良嫔这才是智慧。

所以她如今也是夹着尾巴做人,路上遇见了佟嫔那是毕恭毕敬。她儿子有了什么好东西孝敬她的时候,她先问问有没有给延禧宫的佟嫔娘娘送过去。

一时之间宫里面风平浪静,惠妃都不出头了。

不管是宫内还是宫外,这一圈变化让太子看了心里面哈哈大笑。他不仅是在心里笑起来了,在嘴上也笑起来了,以前早上起来到前清宫帮着处理政务,如今全看心情,高兴了就去,不高兴了就在家喝酒,喝醉了之后有的时候打骂奴才,有的时候学戏子唱戏,他学的还都是丑角,在东宫蹦蹦跳跳,踮着脚尖儿走路,脖子向前一伸一伸的……让太子妃看得心惊肉跳。

于是太子妃就免不了脸上带着忧愁,到时间久了,心里面放不下,忍不住在太后跟前说出来了。

太后听了太子妃的形容,“你说什么?太子在宫里面学猴?”

“就是前不久看了一处大闹天宫,要学里面的孙猴子。非要踩在桌子上蹦下来……这……”

太子妃没话说,太子这些行为完全不正常了。她心里面甚至觉得太子都已经疯了,以前还愿意掩饰一下,现在不敢再掩饰了。

“学猴儿?苏麻喇姑?”太后忍不住叫了一句苏麻喇姑,可是没人回答,老太后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苏麻喇姑这个忠心的老侍女已经去世几个月了。

一直以来太后总是把苏麻拉姑当成自己的脑子,要是自己有什么事想不开了,就把人叫过来陪自己说说话,让人家替自己想办法,可如今苏麻喇姑不在了,别的奴才他又觉得靠不上,她自己又没脑子,只好左右张望。

“这可怎么办呢?”

太子妃拿手帕擦眼泪,就知道太后她老人家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要是暗示也未必能听得懂,所以直接说了,“不如把这件事告诉皇阿玛,让皇阿玛想办法”。

太后一听连连点头,这主意好,怎么把皇帝给忘了?就应该让他拿主意,毕竟皇帝是一家之主呀。

于是太子妃走了之后,她飞快地找人去把皇上请来,太后有招,康熙不敢怠慢,哪怕手上一堆活都没干呢,还是带人到慈宁宫去了。

太后的语言储备也不怎么样,太子妃为了太子的脸面,没有把某些话说得很透彻,如果是正常的人就能自行想象,但是太后想象不出来。

所以太子癫狂的行为在太后看来那就是学猴。

“今天孙媳妇儿来了,在我跟前说了一会儿,我问她太子最近在干嘛,她跟我说太子在学猴呢。她跟我说有些不妥当,让我来找你商量商量。”

“学猴?”什么乱七八糟的,康熙也觉得老太太的表达能力不怎么样。太子妃可能不是这个意思,结果愣是让老太太给扭成了这个意思。

想到这里他转头对着李德全点了点头,李德全倒退了几步出门去了。

太后眉飞色舞,“对呀,就是学猴儿,太子妃跟我说太子看了大闹天宫,对里面的孙猴子特别喜欢,在家里面学呢。”

说到这里有些高兴,把自己叫康熙来的目的忘得差不多了,拉着康熙的手,“升平署唱大戏的时候也唱过大闹天宫,那里面的猴子厉害呀,我记得猴子把一把宝剑跑起来连翻几个跟斗之后举起刀鞘,那把宝剑一下子落到了鞘里,你当时看了还叫好呢,赏了那个唱猴的奴才不少银子”。

这都哪儿跟哪儿了,您老人家跑题了你不知道吗?

康熙忍不住放松的靠在椅背上,也不愿意再把话题重新拉回太子身上,就陪着老太太聊大闹天宫。

“那出戏确实好看,这眼看着就要到秋天了,秋季有颁金节,有皇贵妃的千秋。这两个日子都要唱大戏的,要不再给您唱一唱大闹天宫?”

“真的吗?”太后高兴了起来,“那你多叫几个猴上台呗,我就喜欢看那些猴子在台上翻跟斗。”

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哪怕不唱戏,叫一群人装扮上了给她在上面翻跟头都行。

康熙陪着太后说了会话,吃了点东西,随后回到乾清宫。

李德全已经把康熙想要的消息拿了过来,纸上写的太子这一段时间举止癫狂。

“癫狂”这个词儿可是很严重的呀。

康熙看了之后就忍不住问李德全:“他这最近喜欢在家学猴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没有?”

“喜欢喝酒,通宵达旦烂醉如泥。还喜欢鞭打奴才,如今哪怕是东宫女眷这会儿也不敢往太子爷跟前凑了。”

“这孩子!”

太子的事情其他人也很快清楚了,康熙为了拉这个儿子一把,把他从东宫里面叫出来,可这个时候偏偏兄弟们都在跟前,太子最近仪表收拾的不好,胡子拉擦被拉过来的时候,衣服全是褶皱,就跟一团乱麻布似的,显得十分落魄,看见这些兄弟们之后也不给个正眼儿,冷哼了一声十分嚣张的路过了。

等大家说完事一块出门,老九忍不住在后面嚷嚷了一声,“听说太子最近的行为不妥当,跟中邪了似的,据说做了很多荒唐事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三在他们哥几个跟前走着,听了这句话忍不住把耳朵抻直了。

可是老八他们兄弟几个走的慢,老五,老四和老七已经往前走了好一段了,老三还想听老八他们哥几个说话,慢悠悠的在他们前面踱步。

老八他们兄弟绕过老三快步离开了。

老三这次没有生气,要是往常这些兄弟们对自己不客气,他气得恨不能蹦起来,但这一会儿他觉得太子举止失当的原因找出来了。

那就是太子他十有八九中邪了,要不是这个原因怎么能解释得了太子这一段时间的反常呢?

很多人会觉得中邪这个说法显得无稽之谈,作为一个曾经和老大一块研究过玄学的学霸,他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玄学还是很有用的。

他现在心里面有个想法,要盯着老大,看老大有没有背地下手,假如下手了……自己又该如何通过这件事渔翁得利。

作为当年的同好,老三对老大的底细知道的非常清楚,知道老大手中搞玄学的都是些什么人。他根本不需要侦查或者打听,就能推断着出来到底是谁在替老大卖命。

确定好范围之后,他就把自己的心腹奴才叫了过来,让人盯紧了老大家的寺庙。

可是光盯紧了没用,过了半个月老三明白了,光在外面盯着是得不到任何消息的。

老三就觉得这件事儿是典型的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媳妇儿打不了流氓。

他手下倒是有许多编书的人,读书人里面也不都是君子,有些是冲着功名利禄来的,有些是冲着糊口来的,滥竽充数的也有,真正有学问的也不少。

这里面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据说自己手下的一个人家里面做的是剪径的生意,可是当土匪的匪头子却特别羡慕那些耕读传家的人。

就让自家的一个孩子去读书,读了书之后换门庭到了京城,这孩子圣人之言没学到多少,土匪的作风倒是继承了下来。

自认为是江湖上的人物,必须要讲究仁义,别人都觉得孔夫子如何如何,这个人最崇拜的就是关二爷。

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跟着他老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平生最大的烦躁就是要装的斯文。

他斯文了几年之后终于装不下去了,被三阿哥的人发现,老三就跟他说:“你把头发剃了,我把你送进去当喇嘛,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这人不愿意读书是一回事,但是剃了头发就没办法当官了,他们家老爷子这一辈子最大的指望就是能出一个官儿。自己好歹也读了这么多书呢,好好的著书郎不干为什么要去当喇嘛呀?当喇嘛有什么好的,不能吃肉不能喝酒更不能和美娇娘拉小手。

老三就跟他说,你又不是真的去做和尚,让你去做一个假和尚。你一旦功成名就之后,连皇上都记得你了,至于你剃了头发的事儿更好说,养养都养回来了。快则十天半个月,慢则两三年,到时候你照样就可以吃酒喝肉拉小手了。

这个人一想,既然不是真的去当喇嘛,那也行,就让老三找人把他的头发剃了,随后又背了很多宗教经典,就装成是草原上的喇嘛来到了京城。

老三准备的很充分,他的一些准备活动做完之后已经到了冬天,雪花飘飘天地之间一片雪白。

这样看着就要进腊月了,大家的心都是火热火热的。

老大觉得就以老二这样的作死,撑不了几年就要被废了。老二怎么想的大家不知道,反正他最近醉生梦死。老三看着老大,每次笑得都很渗人,考虑到老三这个人一贯不靠谱,大家也没有多追究。

老四表面上是个好孩子,按地里积蓄实力,明里暗里又在拉拢弟弟们。就在农历的11月份,天气干冷干冷的时候,四福晋生了一个男孩。

当时四阿哥进宫报喜,说了这个男孩的名字。田蜜忍不住问:“弘历?”

“嗯,叫弘暦,长得白胖白胖的,为了生他福晋没少受罪”。

“苦了她了,”田蜜比较在意的是弘历的名字,“真的叫弘历呀?”

“嗯嗯,这个名字已经报到宗人府了。如今这一辈儿的人越来越多,好名字就越来越少。”

田蜜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到后期说不定就有堂兄弟重名的情况。弘历……叫不叫弘历又能怎么样呢?

恰巧这个时候隔壁永和宫的良嫔听说四阿哥来了,就喜气洋洋过来祝贺四阿哥又得一贵子。

她来的时候手上还拿了不少给小婴儿用的小襁褓和小毯子。

做邻居了这么多年,田蜜对良嫔的手艺还是能认得出来的,“这看着像是你亲手做的,这真是太感谢了,做这些东西恐怕让你熬了不少时间吧。回头等弘历那小子会跑了,让他给你磕头谢恩。”

四阿哥赶快站起来,弯着腰谢过了良嫔,有些东西不管用不用,人家已经有了这个意思,自家就要接着这个好意。

良嫔就赶快让自己身边的太监把四阿哥扶起来,“娘娘实在太客气了,这么多年娘娘对臣妾照顾这么多,给孩子做一些小东西也是臣妾力所能及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良嫔确实不年轻了,也到了中年,良嫔这种白天出来应酬晚上做活,时间久了容易把眼睛熬坏。

“以后可别这样了,你现在年轻不当回事儿,你都不知道我如今这眼睛可能有些老花了,看东西看不清楚。咱们都这样了,为了孩子更应该保重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