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0章 《杨家大儿子》(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话说浙江庆元县的农民,他们有传统的做香菇的习俗,有着丰富地生产出香菇的原始方法,经验技术精湛,闻名全国。他们每年都有一批批结伙同行出门来到森林资源丰富的外省乡村做香菇。

福建闽北人称他们为“浙江兜”,或者“香菇兜”。这是乡村百姓对他们一种技术的尊称。

原始方法做香菇,虽然简单,但花工大,费时费力,生产周期长。从砍树到出菇,清场,得延续三年时间。浙江人头年初春,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就把树砍倒,用专用的斧头在树上“砍花”,整根树按一定的间距“砍花”。宽度,深度有一定的标准。根据树木的种类,生产地是自然条件,灵活掌握,全凭做香菇人的经验行事。

在树上“砍花”是做香菇最关键的技术,“砍花”砍得好,出菇快,出菇多,产量高。否则就要亏本,因为每片山都是要交山本费的,山本费按点根树木计算。

“砍花”结束后,用树枝,树叶,茅草等将整根香菇树遮盖住,此法称“遮衣”。“遮衣”完成后,头年做香菇工作就完成了。

师傅们平时生活非常艰苦,头上戴一顶斗笠,脚穿草鞋,腰间扎一把柴刀,穿前面带兜的围裙,肩上挎着一个竹编的篓,外表衣着,装束寒酸。

他们无论刮风下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总是满山爬上爬下,转来转去在山上管理摘采香菇,鲜菇采下要用木炭烤干,木炭是自己砍树木后,建炭窑洞烧成的,香菇烤干容易存放,容易收藏出售。

杨景这个山场,用潘有根的一句话来说:“朽木可以雕也。”就是说烂掉的木头,如今也可以经过精打细磨,成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根雕。福建人喜欢喝茶,更需求根雕茶几。

和浙江大叔合资,从表面上计算,杨景每一个人只有分四成来,那么他们九个人,四九三十六,就等于三十六成,按他们每个人只有六成计算,是他们的六倍。

如果按每个人100斤干菇出产来算。杨景一个人得四九三十六,是360斤。一年不动手脚做事,当然这里面也包含自己的山本费。仅360斤干香菇,在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不到半个月,人烟稀少,无人问津的大山里,现在却成了一个小村子。过了两个月,又有十来个做木耳的和采松油的师傅们慕名而来,也是在此搭厂,也是用杨景的山场树木做木耳,采松油。这两门手艺的师傅们,也是愿意四六开。五月节过后,又有泥水工,木匠工,做篾匠的师傅们来投靠杨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