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59章 宝剑出鞘与彭城之战(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骆七语气冰冷:“戎族想必也歇息够了,是时候替本王做些事了。”

本王——这个自然的自称让陈宣一怔。

他忽然想起来,骆七本就是家道中落的贵公子,从前与他们这些乡野出身的糙汉在一起时,就有些沉默寡言。

可骆七稳重冷静,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很轻易地就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不夸张地说,骆七在旧时的兄弟中,总是扮演着定海神针的角色。

而现在, 这只内敛的主心骨宛如尘封多年才出鞘的宝剑,潜藏的锋芒一朝毕露。

威严与凌厉之势,叫人看一眼便心生畏惧。

从前的吕乾月也好,还是河东王也罢,都不曾给陈宣这种感觉。

作为昔年同生共死的兄弟,面对身份的转换,陈宣没有落差,倒是对着骆七油然而生一种臣服之感。

他觉得惊奇,又觉得欣喜。

跟着有魄力的明主,才能真正扬名立万,不是吗?

很快,骆七便决定向河中王‘借道’南下,参与到中原群雄的角逐当中。

如何借道,不言而喻。

河中王其实早就不足为惧了——要不是从前的河东王年纪大了后,贪图享乐起来,做事也变得畏首畏尾,只想着偏居一隅当个土皇帝,河中王哪里能活到今天?

即便没有戎族相助,骆七照样可以轻易将河中之地纳入掌中。

他首先将目光放在了巨鹿城以南的邯郸郡。

邯郸郡的战火烧起来的时候,陈郡大军被李慎之打得节节败退,只能狼狈地一路往南逃窜。

他们还奢望着平淮王能从九江调兵来接应他们。

可惜他们没等到援兵,倒是李慎之颇有先见之明地拨了五万大军,早早前往陈郡南方的新蔡县,牢牢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能转道朝东边的砀郡撤退。

李慎之率大军紧追不舍,打算消灭了陈郡大军残部后,顺势在砀郡落脚。

两军在砀郡东部的夏邑县短兵相接,陈郡大军将领相继战死,底下的兵士彻底溃散,降的降,逃的逃。

大胜之后,李慎之率部继续东进,几乎横扫砀郡,到了彭城,才不得不暂时停下脚步。

东海王虽没有参战,却一直密切注视着形势发展,在各郡地征兵整军。

陈郡陷落后,东海王便立即命人引兵西去,在彭城屯驻下来。

彭城地处淮泗地区的中心,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说,关中地区的荥阳城对太川王来说,是进出关中的东大门;那么彭城无疑就是进入东海王地盘的西大门。

无论如何,都是要守住的。

陈郡大军残部到了此地,逃无可逃,只得归附东海王。

而活动在彭城一带的江洋大盗、山寨土匪等等所有的武装势力,都已经被东海王收编。

几十万大军养精蓄锐已久,建设整备完成,兵强马壮,名将如云。

不论是守城,还是开城门与李慎之决一死战,都不在话下。

至此,李慎之遇到了进入中原以来,真正强悍的对手。

他兵临彭城城下,却没有了当初围困陈县之时的逍遥从容。

退兵往南,进入泗水郡?其实结果最终都是一样的,泗水郡东边的下相县或者徐县,与彭城的意义类似。

都是东海王必然要派人坚守的西大门。

只要征伐不止,这些城池都不得不破。

李慎之稍稍休息一番后,意欲故技重施——反正谷水与泗水两条大河都流经彭城,既如此,不如好好利用起来。

然而陈县被淹这个前车之鉴近在眼前,东海王不可能不早做准备。

两条河流的河堤处皆有重兵把守,李慎之要动手脚,就无可避免地要先打一仗。

双方的兵力与实力差别不大,这样小规模的接触战时不时发生,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彭城的攻守战就这样持续到了康平十二年的四月。

李慎之此时已稍稍显出疲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